物理系校友何恺明论文获Helmholtz Prize

发布日期:2025-10-24 浏览量:

近日,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ICCV 2025)近日在夏威夷檀香山落下帷幕,在本次大会上,十年前由清华物理系校友何恺明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题为“Delving Deep into Rectifiers: Surpassing Human-Level Performance on ImageNet Classification”的论文被授予Helmholtz Prize。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只颁给十年前发表于ICCV、且被时间验证对计算机视觉领域产生“基础性、深远影响”的论文。

何恺明,2007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础科学班获得学士学位,2011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任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终身教授职位,并以“兼职杰出科学家”的身份加入谷歌旗下的AI研究机构DeepMind。何恺明是深度学习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领域发表了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论文,是领域内多个著名奖项的获得者。2023年获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2025年当选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院士。

Helmholtz Prize介绍:

Helmholtz Prize由IEEE PAMI技术委员会设立,以19世纪物理学家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命名,被业内视为“十年影响力奖”。评选过程极为严苛:组委会先对十年前ICCV论文进行长文引用与影响力评估,再由国际专家进行多轮投票,最终仅选出1–2篇“改变领域轨迹”的工作。历史上获奖论文包括HOG、DPM、AlexNet之前的里程碑研究,因此该奖也被称作“论文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