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中能重离子碰撞中的高能核子发射机制与短程关联
报 告 人:林炜平
报告时间:11月26日10:00
报告地点:物理楼W260
报告摘要:三体核力和短程关联是当前核物理研究的热点,其中三体核力是解释原子核能级结构、饱和性及中子星存在的关键,而短程关联则直接揭示了核力中主导的张量成分,并解释了高动量核子的来源。本研究利用反对称分子动力学(AMD)模型,系统研究了中能重离子核反应中高能核子的发射机制,旨在揭示三体核力与核子-核子短程关联的关键作用。通过在对碰撞过程中引入核子内禀动量(费米运动),成功再现了44A MeV能区Ar+V反应的高能质子谱,表明该能区的高能粒子主要源于两体碰撞中的费米运动。然而,在92A MeV及更高能区,仅考虑费米运动已无法解释实验数据,必须引入三体碰撞才能使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相符,证明了三体核力在高能区的主导贡献。此外,为探究短程关联引发的高动量尾巴的影响,我们在三体碰撞中引入了符合电子散射实验的1/k⁴形式的高动量成分。结果表明,在中等能区(如400A MeV),该模型能改善大角度中子谱的理论描述;但在前角区,理论与实验仍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
报告人简介:林炜平,男,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核物理专业,201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2016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职助理研究员,2018年3月在四川大学任职副研究员,2021年9月在四川大学任职研究员至今。主要研究方向有核天体物理、重离子核反应、核聚变诊断、核技术应用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1项(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横向课题20多项。相关研究在PRL、PRC、NIMA等核物理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担任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核学会理事、《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首届青年编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