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云研究组NanoARPES实验揭示三层石墨烯不同堆叠方式对能带结构的影响
石墨烯的许多奇异的性质来源于动量空间K点附近的线性色散关系(称为狄拉克锥)。在多层石墨烯中,不同的堆叠方式将影响层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极大地改变其能带结构。最近,周树云研究组利用紧聚焦的具有百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NanoARPES),直接测量到三种具有不同堆叠方式(ABA、ABC和AAA)的三层石墨烯…
发表时间:2017-02-22
“寻梦西南联大2017物理营”在昆明举行
“寻梦西南联大2017物理营”在昆明举行 2017年1月15日-20日,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清华大学物理系、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和云南师范大学物理电子与信息学院联合举办的“寻梦西南联大2017物理营”在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校区举行。来自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物理学专业…
发表时间:2017-02-20
《自然·通讯》报道周树云研究组在单层PtSe_2薄膜中的局域Rashba效应
《自然·通讯》报道周树云研究组在单层PtSe_2薄膜中的局域Rashba效应 如何在薄膜材料中实现可以调控的自旋极化是当前自旋电子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最近,周树云研究组利用自旋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Spin-ARPES),首次在单层薄膜中实现了一种新型的自旋极化机制(局域化Rashba效应)导致的螺旋状自旋结构。相关研究结果以“…
发表时间:2017-02-11
物理系冷原子研究取得突破,在《科学》发文报道确定性制备近千个原子纠缠态
量子纠缠态在量子信息,量子计算与精密测量等前沿科学问题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它们的制备一直以来都是量子物理的重要研究方向。根据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干涉结果可以由每个粒子沿不同路径或内态的振幅相干叠加而得到。基于这种波动性质的干涉仪广泛运用于各式各样的精密测量物理系统中。增加干涉仪中使用的粒子/光子数…
发表时间:2017-02-11
物理系冷原子研究取得突破,在《科学》发文报道确定性制备近千个原子纠缠态
量子纠缠态在量子信息,量子计算与精密测量等前沿科学问题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它们的制备一直以来都是量子物理的重要研究方向。根据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干涉结果可以由每个粒子沿不同路径或内态的振幅相干叠加而得到。基于这种波动性质的干涉仪广泛运用于各式各样的精密测量物理系统中。增加干涉仪中使用的粒子/光子数…
发表时间:2017-02-10
《自然·通讯》报道周树云研究组在单层PtSe_2薄膜中的局域Rashba效应
如何在薄膜材料中实现可以调控的自旋极化是当前自旋电子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最近,周树云研究组利用自旋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Spin-ARPES),首次在单层薄膜中实现了一种新型的自旋极化机制(局域化Rashba效应)导致的螺旋状自旋结构。相关研究结果以“Direct observation of spin-layer locking by local Rashba effect …
发表时间:2017-01-31
徐勇研究组在《自然·材料》发表“展望”文章综述二维X-烯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徐勇研究组在《自然·材料》发表“展望”文章综述二维X-烯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二维X-烯(Xene),包括硅烯(silicene)、锗烯(germanene)、锡烯(stanene)等,是一类新型的二维电子材料。与石墨烯(graphene)相比,它们也是蜂窝状排列的二维晶体,但具有非平面的原子结构和更大的元素质量,因而具有强很多的自旋-轨道…
发表时间:2017-01-19
薛其坤院士获颁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
薛其坤院士获颁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 2017年1月15日晚,首届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清华大学物理系薛其坤院士获颁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他在颁奖典礼上回忆了自己从小山村出发,到济南读大学、到曲阜工作、到日本留学、最后回到清华大学的历程。他认为,未来科学大奖所给予的不仅是一…
发表时间:201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