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理论物理”暑期学校举行
|
|
清华大学“理论物理”暑期学校举行 2016年7月19日-22日,由清华大学物理系主办的“理论物理”暑期学校在物理系举行。来自全国43所高校的49名大学生参加了暑期学校。 7月19日上午,暑期学校在理科楼A-112教室开幕,物理系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研究所所长王青教授主持了开班仪式。物理系系主任陈曦教授首先致辞,他代表物理系对… |
|
|
| 发表时间:2016-08-18 |
|
|
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暑期做客清华论坛介绍前沿研究成果
|
|
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暑期做客清华论坛介绍前沿研究成果 2016年7月31日和8月2日,2014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天野浩(Hiroshi Amano)和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以及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分别做客清华论坛,为大家介绍前沿科学研究成果。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主持了论坛报告。 副… |
|
|
| 发表时间:2016-08-16 |
|
|
天体物理中心举办CANDELS/MANGA 研讨会
|
|
天体物理中心举办CANDELS/MANGA 研讨会 7月21日,一个致力于促进HST-CANDELS巡天与SDSS-MANGA计划之间科学合作的研讨会在蒙民伟科技楼天体物理中心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联合研究中心主办,来自清华大学、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国家天文台、沈阳师范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的近二十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
|
|
| 发表时间:2016-08-15 |
|
|
王亚愚研究组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电子结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
|
王亚愚研究组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电子结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的微观机理是凝聚态物理学中重要的一个未解之谜。尽管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共识,人们通常认为铜氧化物中的高温超导电性是由于在反铁磁莫特绝缘体中掺杂了适量载流子而产生的。因此,理解从莫特绝缘体母体到超导态的电子结构演变是理解高温超… |
|
|
| 发表时间:2016-08-15 |
|
|
薛其坤研究团队在单层FeSe薄膜的高温超导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
|
薛其坤研究团队在单层FeSe薄膜的高温超导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12年单层FeSe/SrTiO3界面高温超导的发现为人们探索高温超导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Chin. Phys. Lett. 29, 037402 (2012)),引起了国际超导领域的极大关注,目前已成为高温超导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澄清其高温超导机理对探索新的具有更高超导转变温度Tc的… |
|
|
| 发表时间:2016-08-15 |
|
|
2016年量子保密通信暑期学校在清华大学举行
|
|
2016年量子保密通信暑期学校在清华大学举行 2016年7月12日—7月14日,“量子保密通信暑期学校”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举行。本次暑期学校是由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和物理系联合举办的。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34所院校的近180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暑期学校。… |
|
|
| 发表时间:2016-07-19 |
|
|
薛其坤研究团队在单层FeSe/SrTiO3超导薄膜体系中拓扑边界态探测方面取得进展
|
|
薛其坤研究团队在单层FeSe/SrTiO3超导薄膜体系中拓扑边界态探测方面取得进展 超导态和拓扑态是目前凝聚态物理研究领域的两个热点科学问题。拓扑超导材料兼具两者特性,其内部是超导态,而表面或边界则是受拓扑保护的无能隙金属态。拓扑超导材料被理论物理学家预言可以在磁场下的涡旋中心产生马约拉纳费米子,在量子计算中… |
|
|
| 发表时间:2016-07-19 |
|
|
物理系研究人员发现单原胞厚度铁电体
|
|
物理系研究人员发现单原胞厚度铁电体 物理系季帅华助理教授和陈曦教授团队合作,在铁电薄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原子级厚度碲化锡薄膜面内铁电性的发现》(Discovery of robust in-plane ferroelectricity in atomic-thick SnTe)发表在7月15日出版的《科学》(Science)上。 极化电荷在薄膜边缘引起的能带弯曲 … |
|
|
| 发表时间:2016-07-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