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学术活动

叁钾同位素异常的高精度实验分析和在行星科学中的应用

2024-12-16    点击:

报告题目:叁钾同位素异常的高精度实验分析和在行星科学中的应用

报 告 人:王达成都理工大学行星科学国际研究中心

报告时间:2024年12月17日10:00  

报告地点:理科楼C302

内容摘要同位素的核合成异常被认为是前太阳系颗粒在太阳星云中混合不均一所致,体现为与太阳系初始同位素丰度平均值的微小差异(单位为同位素比值的百万分之一),所以同位素异常可以视为行星的“DNA”,记录构建行星体的物质在早期太阳系中的来源。报告将介绍高精度同位素异常分析的实验方法与相关质谱技术的新进展,以及在行星科学中的应用案例。报告人等新开发了一种叁钾同位素异常体系,并通过精确测定一系列原始陨石的40K同位素异常,得出了碳质球粒陨石和非碳质陨石的e40K二分性,提出了地球的挥发性元素主要来自于接收了较少的超新星爆发所产生的40K的内太阳系,这说明了挥发性元素的前太阳载体并没有在热的太阳星云里被摧毁,反而在太阳的形成过程中幸存下来。此发现可以帮助我们更新对于太阳星云的早期演化和类地行星挥发分起源的认识。

报告人简介:王达,现为成都理工大学行星科学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2018年于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在华盛顿卡耐基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22年加入成都理工大学,获海外人才项目资助。主要从事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方面的研究,利用高精度同位素异常实验分析研究早期地球与早期太阳系的形成历史,代表性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Earth Planet. Sci. Lett、Geoch. Cosm. Act. 等学术刊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