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宇宙的灯塔,精密的时钟——清华大学“新世界-新视野”天文公众系列讲座第八讲举行

2015-11-06    点击:

宇宙的灯塔,精密的时钟——清华大学“新世界-新视野”天文公众系列讲座第八讲举行

2015年11月2日晚,清华大学“新世界-新视野”天文公众系列讲座第八讲在大礼堂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为国际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天文与空间科学部教授Richard N Manchester,他同时也是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新西兰皇家学会荣誉院士、澳大利亚百年特殊贡献奖获得者、中国天山奖获得者。此次讲座的主题为“解密脉冲星——精密的天体时钟”,吸引了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约500位观众前来聆听。

Richard N Manchester教授首先介绍了关于脉冲星的知识,包括脉冲星是什么,脉冲星的形成以及发现过程。

Manchester教授还介绍了脉冲星的自转周期分布,其中自转周期在30毫秒以下的毫秒脉冲星因为特别稳定的自转周期在天体物理研究中有重要应用。

Richard N Manchester教授做报告

Manchester教授着重介绍了脉冲星在检验广义相对论和探测引力波方面的应用。广义相对论最早的证据之一来自水星公转轨道进动,而双脉冲星系统内的强引力场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证据。双脉冲星系统会通过引力波损失能量,通过观测双星共转轨道周期变化可以间接证明引力波的存在,此项工作已获得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脉冲星观测还可以为引力波提供直接证据。Manchester教授介绍了PTA(脉冲星计时阵列)项目,该项目试图通过观测全天毫秒脉冲星的自转周期变化,探测背景引力波对时空的影响。然而迄今还没有直接观测到这一影响。

Richard N Manchester教授回答小朋友提问

最后,Manchester教授展望了脉冲星的研究前景。在全球即将建成的几座大型射电望远镜中,中国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有望对天体物理研究做出重大贡献。脉冲星这种精密宇宙时钟将为物理学和天文学提供新的研究前沿。

在互动环节,Manchester教授和观众进行了充分交流。提问者既有相关专业的清华学生,又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与主讲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涉及的问题包括脉冲星计时能否代替GPS,能否利用脉冲星观测得到更精确的引力常数值等等。互动讨论丰富了讲座内容,令观众受益匪浅。